
關於農曆的專業插圖
農曆2025年新變化
2025年嘅農曆(又稱陰曆或黃曆)有唔少值得留意嘅調整,尤其係節氣分佈、生肖轉換同擇日服務嘅更新。首先,2025年嘅干支紀年係「乙巳年」,對應生肖係蛇,而天干地支組合中嘅「乙」屬木,「巳」屬火,形成木火相生格局,命理參考上可能影響個人運勢同行業趨勢。如果你計劃喺2025年結婚、搬屋或開張,記得查清楚農民曆上嘅宜忌對照,因為每年嘅吉凶方位同日子都會因應干支曆變化而調整。
2025年嘅二十四節氣分佈亦有微調,例如中秋節(農曆八月十五)對應公曆9月7日,比往年早咗幾日;而重陽節(農曆九月初九)則喺公曆10月21日,同公曆嘅差距較明顯。節氣查詢時要留意,2025年嘅「立春」喺2月3日,而「立秋」則喺8月7日,呢啲關鍵日子對農事活動同傳統習俗(如拜神、祭祖)有直接影響。另外,由於農曆同公曆嘅差異,2025年會有「閏月」——閏六月,即一年有兩個農曆六月,呢種情況大約每19年出現一次,對於擇日服務同命理參考嚟講係重要變數。
科技進步亦令農曆查詢更方便,而家唔少萬年曆App同網站都整合咗月相顯示、節氣提醒同吉凶查詢功能,甚至提供個人化八字分析。例如,輸入出生日期即可自動換算成農曆,並標示當日宜忌,適合香港人快節奏生活。不過要留意,唔同來源嘅黃曆查詢結果可能有出入,建議參考多個權威曆法資料庫,尤其係涉及擇日大事(如婚嫁、動土)時。
最後,2025年嘅生肖運勢亦因應干支變化而有新解讀。屬蛇嘅朋友正值本命年,傳統上要留意健康同是非;而屬猴、虎嘅人則因與太歲相沖相刑,可能要多做化解。如果想深入瞭解自己嘅流年運程,可以結合干支紀年同二十四節氣嘅變化,再對照農民曆中每日嘅宜忌,制定更周全嘅計劃。
總括而言,2025年農曆嘅新變化涵蓋曆法細節、節氣調整同文化習俗,無論係日常生活定傳統節慶,都值得花時間了解清楚!

關於公曆的專業插圖
陰陽合曆點解咁準
農曆(又稱陰陽合曆)之所以能夠精準反映時間同自然規律,關鍵在於佢結合咗陰曆同太陽曆嘅優點。陰曆主要跟隨月相變化(例如初一新月、十五滿月),而太陽曆則以節氣為基礎,反映地球繞太陽運行嘅軌跡。農曆透過天干地支同二十四節氣嘅配合,將兩者完美融合,令到曆法既能夠預測月相,又能夠準確標示季節變化。例如,中秋節永遠係農曆八月十五,月亮最圓嘅時候;而重陽節定喺九月初九,亦同秋季氣候息息相關。
農曆嘅精準度仲體現喺干支曆同生肖嘅計算上。每一年嘅干支紀年(例如2025年係乙巳年)唔單止標記時間,仲同傳統命理學中嘅八字同擇日服務緊密掛鉤。好多香港人會參考黃曆(即係農民曆或萬年曆)嘅宜忌對照,揀選結婚、搬屋或開張嘅吉日。呢啲擇日查詢之所以可信,正因為農曆背後有一套複雜但嚴謹嘅天文計算,確保每一日嘅吉凶查詢有根有據。
節氣嘅安排更係農曆精準嘅核心。二十四節氣例如「立春」、「夏至」等,全部基於太陽喺黃道上嘅位置而定,誤差極細。例如,2025年嘅「冬至」必定係12月21日或22日,同公曆幾乎同步,確保農耕活動同氣候吻合。呢種設計令農曆即使經過幾千年,依然可以作為命理參考同日常生活嘅實用工具。而家仲有唔少手機App提供農曆查詢同節氣查詢功能,方便大家隨時睇返萬年曆嘅資料。
值得一提嘅係,農曆嘅月份長短(大月30日、小月29日)同閏月設置,進一步修正咗陰曆同太陽曆之間嘅偏差。例如,每隔2至3年就會加一個閏月,等農曆新年唔會飄離春季太遠。呢種曆法改革智慧,令到生肖年份(例如龍年、蛇年)同實際季節保持對應,唔會出現「冬天過年」嘅矛盾情況。所以話,陰陽合曆嘅準確性,真係凝聚咗古人觀察天文同自然嘅千年智慧!

關於黃曆的專業插圖
閏月計算方法解密
農曆(又稱陰曆或黃曆)同公曆最大嘅分別之一,就係佢會用「閏月」來調整曆法同季節嘅偏差。點解會有閏月?因為農曆一年平均得354日左右,但地球繞太陽一圈實際要365.2422日,相差成11日!如果唔調整,十幾年後中秋節可能變咗夏天過,重陽節變咗冬天,完全亂晒龍。所以古人就發明咗「19年7閏」嘅法則,即係每19年加7個閏月,等農曆同公曆嘅季節大致同步。
閏月點樣計出嚟?
閏月嘅計算同二十四節氣息息相關。農曆月份通常對應月相(新月到新月),但節氣係根據太陽位置劃分。如果某個月冇「中氣」(即二十四節氣中嘅偶數位,如雨水、春分等),嗰個月就會定為閏月。舉個例:2025年農曆六月之後會有一個「閏六月」,就係因為正常六月之後嘅月份冇中氣。呢個規則確保咗每個月份都會同特定季節掛鉤,例如中秋節永遠係秋天,唔會走位。
閏月對擇日同命理嘅影響
香港人好信擇日服務,結婚、開張、搬屋都要睇農民曆揀吉日。但閏月點計?傳統上,閏月嘅干支同正常月份一樣,但風水師可能會將佢當做「虛月」,認為力量較弱。例如2025年閏六月,如果擇日查詢顯示「宜嫁娶」,可能會有師傅建議避開閏月,或者加強化解。另外,八字排盤時,閏月點計?通常以節氣為分界,如果出生喺閏月,要睇有冇過咗當月節氣再定月份。
點樣用萬年曆查閏月?
而家科技發達,用手機App或網站做農曆查詢好方便。輸入2025年,就會見到邊個月係閏月。如果想深入啲,可以對照節氣查詢工具,睇吓邊個月冇中氣。例如2025年閏六月,對應公曆7月21日到8月18日,期間只有「大暑」一個節氣(本應有兩個),所以被定為閏月。
閏月同生肖嘅關係
有人問:「閏月出生,生肖點算?」其實生肖係按農曆新年分界,同閏月無關。例如2025年閏六月出生嘅BB,如果喺2月新年之後出世,依然屬蛇;但如果你係命理迷,可能聽過「雙春兼閏月」嘅說法,認為閏月年份特別適合結婚或添丁,不過呢啲就要睇個人信仰啦!
閏月嘅歷史同改革
中國曆法幾千年來經過多次調整,而家嘅閏月規則主要定型於清代。雖然有人提議曆法改革,將農曆完全太陽化,但考慮到傳統節日(如中秋節、重陽節)同天干地支嘅文化意義,短期內好難改變。所以下次睇黃曆查詢見到閏月,不妨多啲了解背後嘅天文同文化智慧!
小貼士:如果想自己計閏月,可以記住「無中氣即閏」嘅原則,再對照干支曆同節氣表。不過對於一般用家來講,直接用萬年曆查詢工具更實際,尤其係計劃大日子時,閏月嘅宜忌對照可能同平常月份有微妙分別,最好請教專業師傅啦!

關於陰曆的專業插圖
二十四節氣點樣定
講到農曆,就不得不提二十四節氣,呢個係中國傳統曆法嘅精髓之一,同公曆(即係西曆)唔同,農曆結合咗月相變化同太陽運行軌跡,所以節氣嘅計算方法都幾有學問。簡單嚟講,二十四節氣係根據太陽喺黃道(即係地球繞太陽運行嘅軌道)上嘅位置劃分嘅,每15度為一個節氣,全年共24個。例如,立春就係太陽到達黃經315度嘅時候,而夏至就係黃經90度。
點解要用太陽位置嚟定節氣?因為農曆本身係陰曆,主要跟月亮運行,但農業生產需要跟太陽季節,所以古人發明咗干支曆,結合天干地支同太陽位置,確保節氣準確反映氣候變化。例如,中秋節同重陽節雖然係按農曆日期定,但實際氣候變化仍受節氣影響。而家嘅萬年曆或者農民曆都會標註節氣,方便大家查詢。
節氣點樣影響日常生活?
- 擇日服務:傳統上,結婚、搬屋等大事會參考黃曆嘅宜忌,而節氣係重要參考。例如,立春後先算新一年嘅生肖,所以2025年2月3號立春後出生嘅BB先屬蛇。
- 農業活動:古人靠節氣安排耕種,例如「穀雨前後,種瓜點豆」,而家仍有農民參考節氣查詢嚟計劃農事。
- 飲食養生:節氣反映氣候變化,例如冬至食湯圓、小暑食冬瓜祛濕,都係順應自然嘅智慧。
節氣同公曆點對照?
由於二十四節氣跟太陽運行,所以喺公曆上嘅日期每年差唔多,例如春分通常係3月20號或21號。不過,農曆因為有閏月,節氣對應嘅農曆日期會浮動。例如,2025年嘅清明係4月4號(公曆),但農曆可能係三月初六或初七,具體要查萬年曆查詢先準確。
點樣自己計節氣?
雖然有黃曆查詢工具,但想深入了解可以學吓干支紀年同太陽黃經計算。例如:
1. 春分:太陽黃經0度,晝夜平分。
2. 夏至:太陽黃經90度,北半球晝最長。
3. 秋分:太陽黃經180度,晝夜再次平分。
4. 冬至:太陽黃經270度,北半球夜最長。
呢啲知識對八字或命理參考都有幫助,因為傳統算命會結合節氣劃分月份。例如,立春後先係寅月(正月),唔係單純睇農曆初一。
節氣嘅現代意義
即使而家科技發達,節氣仍然有用,例如:
- 氣象預測:節氣反映氣候趨勢,2025年嘅霜降(10月23號)後,華南地區通常開始轉涼。
- 文化傳承:中秋節賞月、冬至團聚,都同節氣密不可分。
- 曆法改革:有人提議將農曆節氣固定化,方便現代生活,但傳統派認為會失去靈活性。
如果想知具體節氣日期,可以搵農曆查詢工具,或者參考宜忌對照嘅擇日查詢服務。例如,2025年嘅大暑係7月22號,當日黃曆可能標註「宜開市、忌嫁娶」,呢啲都係古人根據節氣同干支推算嘅經驗總結。
總之,二十四節氣唔只係古老曆法,更係古人觀察自然嘅智慧結晶,無論係擇日、農業定係日常生活,至今仍然有重要參考價值。

關於萬年曆的專業插圖
生肖年份點樣計? 其實好簡單,主要係根據農曆嘅干支曆同埋天干地支來計算㗎!香港人成日睇黃曆或者萬年曆查生肖,就係因為農曆新年先至係生肖轉換嘅分界線,而唔係公曆1月1日。舉個例,2025年係農曆乙巳年(蛇年),但如果你喺2025年2月3號(立春前)出世,生肖仍然係屬龍,因為二十四節氣中嘅「立春」先係新一年干支同生肖嘅起始點,而唔係正月初一!
點解要用立春分界? 傳統曆法中,節氣先係反映太陽運行嘅關鍵,而農曆月份就跟月相變化。所以擇日服務或者八字排盤都會以立春為年度分界,而唔係跟農曆新年。例如:
- 2025年立春係2月3號,之後出世嘅BB就屬蛇;
- 如果喺2月3號前出世,就算農曆新年未到,都仲係屬龍。
呢個規則亦解釋咗點解有人明明喺正月出世,但生肖同親戚唔同,就係因為冇計準節氣轉換!
實用工具同例子
想自己查生肖年份?可以用農民曆或萬年曆查詢功能,輸入出生日期對照干支紀年。例如:
1. 打開黃曆查詢網站,揀返你出世年份同日期;
2. 睇吓當日係咪已經過咗立春;
3. 對照返該年嘅天干地支(如甲子、乙丑等)同生肖。
小貼士:如果搞唔清,直接問吓老一輩或者搵命理參考師傅幫手,因為佢哋成日要睇宜忌對照同吉凶查詢,實熟過我哋!
常見誤區
好多人以為農曆正月初一就轉生肖,其實唔係㗎!尤其係喺曆法改革後,官方雖然用公曆,但傳統節日如中秋節、重陽節仍跟農曆,生肖計算就更要跟返古法。另外,陰曆同農曆有時會被混為一談,但陰曆只跟月相,農曆就結合咗太陽同月亮運行,所以計生肖一定要用農曆加節氣先準確。
點解要知準確生肖?
除咗拜年時唔會講錯吉祥話,生肖仲關乎:
- 擇日查詢:結婚、搬屋等大事要夾生肖避沖剋;
- 八字排盤:命理師要用準確生肖同干支推算運勢;
- 傳統文化傳承:例如蛇年出生嘅人,老一輩會話你「靈活多智」,呢啲都係源自干支曆同生肖屬性嘅連結。
總之,計生肖年份記住兩大重點:立春分界同埋農曆+節氣,咁就萬無一失啦!

關於農民曆的專業插圖
農曆節日大全2025
2025年嘅農曆節日同公曆對照表絕對係香港人必備嘅實用資訊!無論你係要計劃節日慶祝、安排旅行,定係參考黃曆擇日,呢份清單都可以幫到你。2025年嘅農曆節日包括咗傳統大節如中秋節(2025年9月21日,農曆八月十五)、重陽節(2025年10月29日,農曆九月初九),仲有春節(2025年1月29日,農曆正月初一)等等。如果想查得更仔細,可以用萬年曆或者農民曆APP,輸入日期即刻睇到當日嘅宜忌對照,非常方便!
點解要關注農曆節日?
農曆節日唔單止係文化傳統,仲同二十四節氣、天干地支息息相關。例如,2025年嘅立春(2月3日)就係干支曆嘅甲辰年開始,而除夕(1月28日)就係癸卯年嘅最後一日。如果你信命理參考,咁就要留意節氣轉換同干支紀年嘅變化,因為呢啲都會影響擇日服務同吉凶查詢。另外,生肖運程亦會隨住農曆新年而轉變,2025年係蛇年,屬蛇嘅朋友可能要特別留意沖太歲問題!
2025年重要農曆節日一覽
- 春節(1月29日,正月初一):全港最熱鬧嘅節日,記得睇黃曆查詢開年吉時!
- 元宵節(2月12日,正月十五):食湯圓、賞花燈,仲可以參考月相睇吓邊日最圓。
- 端午節(5月31日,五月初五):扒龍舟、食糉,傳統習俗唔少得。
- 七夕(8月2日,七月初七):情人節嘅浪漫日子,擇日約會就啱晒。
- 中元節(8月12日,七月十五):盂蘭勝會高峰期,老一輩好重視。
點樣利用農曆節日規劃生活?
好多香港人會用農曆查詢工具來安排大事,例如結婚、搬屋、開張等。2025年嘅擇日查詢可以結合八字同節氣查詢,例如清明(4月4日)前後唔建議動土,而冬至(12月21日)就係陽氣初生嘅好日子。另外,曆法改革雖然近年有討論,但傳統農曆仍然主導節日慶祝,所以掌握曆法知識絕對有用!
最後提提你,如果想深入瞭解每日運程,可以睇吓萬年曆查詢入面嘅詳細分析,包括吉凶查詢同宜忌對照,幫你避開凶日、把握吉時。2025年嘅農曆節日豐富又多樣,無論係文化傳承定係生活規劃,都值得你花時間研究!

關於節氣的專業插圖
天干地支點樣配其實係農曆入面好重要嘅概念,尤其係香港人成日睇黃曆擇日、查生肖運程,甚至搵擇日服務擺酒結婚,都會接觸到。簡單嚟講,天干地支就係一套古老嘅紀年系統,由10個天干(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)同12個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組合而成,每60年循環一次,叫做「干支曆」。
點樣配對呢? 其實好有規律㗎!例如2025年係乙巳年,咁點計出嚟?首先,天干同地支會按順序配對,第一年係「甲子」,第二年係「乙丑」,一路排到「癸酉」之後,天干會由頭開始,但地支繼續落去,變成「甲戌」、「乙亥」……直到第60年「癸亥」完成一個循環。如果想自己計,可以用年份減4(因為甲子年對應公元4年),再除以60,餘數就係對應嘅干支編號。例如2025減4等如2021,2021÷60餘41,對返萬年曆嘅表就知道係乙巳年啦!
實際應用方面,天干地支唔單止用嚟記年,仲會影響節氣、擇日查詢同命理參考。例如:
- 中秋節同重陽節嘅日子雖然年年唔同,但都係根據陰曆同二十四節氣去定,而節氣本身又同天干地支有關。
- 香港人結婚、搬屋成日會睇農民曆揀吉日,就係睇當日嘅干支組合同宜忌對照,例如「甲子日」利嫁娶、「丙寅日」忌動土等等。
- 八字算命更加離唔開天干地支,因為每個人嘅出生年、月、日、時都有對應嘅干支,組成「八字」去分析吉凶。
如果想深入啲了解,可以留意月相變化同天干地支嘅關係。例如地支「子」代表農曆十一月,對應節氣「大雪」同「冬至」;而「午」就係五月,對應「芒種」同「夏至」。呢啲配搭唔單止影響曆法,仲會反映喺傳統習俗,譬如端午節(地支「午」月「午」日)要划龍舟辟邪。
最後提提你,而家網上好容易搵到農曆查詢工具或者黃曆查詢App,輸入公曆日期就可以即刻轉換成天干地支,仲會標明當日吉凶查詢結果,方便現代人快速參考。不過要記住,干支曆同公曆始終係兩套系統,如果要做重要決定(例如擺酒、開張),最好都係搵專業師傅睇埋時辰八字,咁就萬無一失啦!

關於天干地支的專業插圖
農曆生日點轉換係香港人成日都會遇到嘅問題,尤其係老人家或者傳統家庭,好多人仲係習慣用農曆慶祝生日。但係而家好多場合(例如學校、公司)都會用公曆,所以識得點樣將農曆生日轉換成公曆就變得好重要。2025年嘅今日,雖然有好多網上工具同手機App可以幫手,但係了解背後嘅原理同埋點樣自己計都係好有用嘅知識。
首先,你要知道農曆同公曆嘅分別。農曆(又叫陰曆)係根據月相變化來定,一個月大概29.5日,一年就大概354日,比公曆少咗11日左右。為咗同季節對應,農曆會每隔幾年加一個閏月,所以農曆生日每年對應嘅公曆日期都會唔同。例如,你2025年嘅農曆生日可能對應6月15日,但下一年就可能變咗7月3日。如果想準確轉換,可以參考黃曆或者萬年曆,而家好多網站同App都有農曆查詢功能,輸入你嘅農曆生日就可以即刻睇到對應嘅公曆日期。
另外,干支曆同天干地支都係傳統曆法嘅一部分,尤其係老人家成日會用嚟計八字或者擇日。如果你嘅農曆生日涉及到干支紀年(例如甲子年、乙丑年),轉換時就要更加小心,因為干支係60年一個循環,唔同年份可能會有相同嘅干支。例如,2025年係乙巳年,但係60年後嘅2085年又會係乙巳年,所以如果只係用干支來記生日,好容易搞錯年份。建議轉換時一併記錄低農曆嘅年份,例如「乙巳年五月初五」,咁就更加準確。
對於一啲特別嘅節日,例如中秋節或者重陽節,佢哋嘅日期都係根據農曆來定,但公曆日期每年都唔同。例如,2025年嘅中秋節係9月29日,而2026年就係9月18日。如果你嘅生日同呢啲節日好近,可以順便記低節日嘅公曆日期,咁就更容易記住自己嘅生日。另外,二十四節氣都係農曆嘅一部分,例如立春、清明等,雖然佢哋係根據太陽位置來定,但傳統上都會同農曆一齊使用。如果你嘅生日靠近某個節氣,都可以用節氣來幫助記憶。
如果想自己手動計算農曆生日轉公曆,可以參考以下步驟: 1. 先確定你嘅農曆生日(例如:五月初五)。 2. 搵一本農民曆或者用網上嘅萬年曆查詢工具,對應返當年嘅公曆日期。 3. 如果係閏月出生,就要特別注意,因為閏月唔係每年都有,例如2025年冇閏月,但2026年就有閏五月。 4. 記低轉換後嘅公曆日期,方便日後使用。
最後,如果你對命理參考或者擇日服務有興趣,農曆生日嘅轉換就更加重要。好多師傅會根據你嘅農曆生日來計八字或者吉凶查詢,甚至幫你擇日查詢結婚、搬屋等大事。所以,準確嘅農曆生日轉換唔單止係為咗慶祝,仲可以幫你更好地規劃人生大事。

關於中秋節的專業插圖
傳統節氣養生指南
喺2025年,愈來愈多人開始關注農曆同節氣對健康嘅影響,尤其係香港人,成日都會睇黃曆或者農民曆嚟參考宜忌對照,甚至會用擇日服務安排重要活動。其實,二十四節氣唔單止係曆法上嘅標記,仲係中醫養生嘅重要依據。例如,立春同立秋呢兩個節氣,就分別代表陽氣同陰氣嘅轉換,飲食同作息都要跟住調整。
春季節氣養生:
由立春到穀雨,呢段時間濕氣重,容易令人疲倦同關節痛。根據干支曆嘅推算,2025年嘅春天屬於「乙巳年」,木火旺盛,建議多食健脾祛濕嘅食物,例如薏米、山藥。另外,驚蟄之後,蟲蟻開始活躍,可以用艾草薰屋,驅蟲兼提升陽氣。
夏季節氣養生:
夏至係一年中陽氣最盛嘅日子,但2025年嘅天干地支組合顯示,夏天會特別熱兼多雨。中醫建議「冬病夏治」,即係趁呢個時候調理寒底體質,例如做天灸。飲食方面,可以煲冬瓜薏米水,或者用萬年曆查詢邊日最適合飲綠豆湯清熱。
秋季節氣養生:
踏入中秋節同重陽節,天氣開始乾燥,容易咳同皮膚痕。根據陰曆同月相變化,秋天適合潤肺,例如食雪梨、百合。2025年嘅秋分特別早,代表涼爽天氣會提早到,記住要早啲準備滋潤湯水,例如沙參玉竹湯。
冬季節氣養生:
冬至係陰氣最重嘅日子,但亦係進補嘅黃金時間。2025年嘅生肖屬蛇,五行屬火,冬天可以適量食羊肉同當歸,但要注意唔好過量,以免上火。另外,小寒同大寒期間,可以用薑水浸腳,驅寒兼促進血液循環。
節氣養生小貼士:
- 每年嘅節氣查詢都好重要,因為農曆同公曆嘅日期會有偏差,例如2025年嘅立冬就比往年遲幾日。
- 如果想深入啲,可以參考八字或者命理參考,睇吓自己嘅體質適合邊種養生方法。
- 香港潮濕,特別係穀雨同大暑期間,記得開抽濕機,同埋避免喺黃曆標明「濕重」嘅日子食太多生冷嘢。
總括嚟講,跟住二十四節氣同農曆嘅規律嚟養生,唔單止可以預防季節性疾病,仲可以提升整體健康。下次睇萬年曆或者擇日查詢時,不妨多留意節氣變化,等自己活得更加平衡!

關於重陽節的專業插圖
農曆點影響運程
喺香港,好多人都會參考農曆(又稱陰曆或黃曆)來預測運程,尤其係傳統節日如中秋節、重陽節前後,更會特別留意宜忌對照。農曆唔單止係一套曆法,仲融合咗天干地支、二十四節氣同生肖等元素,成為命理學中重要嘅參考工具。例如,擇日服務就經常根據干支曆同節氣來推算吉凶,幫人揀結婚、開張、搬屋等大日子。
農曆點同運程掛鉤?
1. 天干地支與八字:農曆年份、月份、日子都用干支表示,例如2025年係乙巳年,地支「巳」對應蛇,所以屬蛇嘅人可能會特別留意流年運勢。八字命理就係結合出生年月日時嘅干支,推算一個人嘅性格同運程。
2. 節氣影響:二十四節氣如立春、清明、冬至等,被認為係能量轉換嘅關鍵時刻。例如,立春係新一年運勢嘅開始,好多人會喺呢日拜神或擺風水陣來催旺運氣。
3. 月相變化:農曆初一、十五(新月同滿月)對情緒同決策有影響,例如初一宜許願,十五則適合化解是非,呢啲都係黃曆查詢中常見嘅建議。
實用例子:點用農曆改善運程?
- 擇日開張:如果你打算2025年開舖,可以查萬年曆避開「破日」或「沖生肖」嘅日子,揀「成日」或「定日」等吉日,增加生意興隆嘅機會。
- 生肖沖太歲:2025年蛇、豬、虎、猴屬沖太歲生肖,可以參考農民曆嘅化解方法,例如戴紅繩或拜太歲。
- 節氣養生:大暑前後容易濕熱,根據節氣查詢,可以飲冬瓜湯祛濕;冬至則宜進補,儲備能量過冬。
常見誤區
有人以為農曆同公曆嘅節日固定不變,其實好似中秋節(農曆八月十五)每年公曆日期都唔同,2025年係9月29日。另外,擇日查詢時要結合個人八字,唔好只睇黃曆嘅通用吉凶,否則可能適得其反。
點樣有效利用農曆?
- 下載萬年曆查詢App,隨時睇當日宜忌,例如「宜搬家」或「忌爭吵」。
- 關注節氣轉換前後3日,調整飲食同作息,例如穀雨時節要防濕氣。
- 每年立春後更新生肖運程,了解自己嘅流年吉凶方位。
農曆嘅奧妙在於將時間、自然同命理連繫,只要掌握干支紀年、節氣同擇日嘅基本邏輯,就能更主動咁規劃生活同避開危機。例如2025年乙巳年,木火相生,五行缺木嘅人可以多著綠色衫或種植物來補運,呢啲細節都係命理參考中常見嘅建議。

關於干支的專業插圖
拜神吉日點樣揀? 喺香港,好多人都會跟農曆(陰曆)去揀拜神嘅好日子,尤其係中秋節、重陽節呢啲大節,或者係祖先忌日、開工開市等重要場合。咁點樣先可以揀到一個真正嘅吉日呢?以下就同大家分享幾個實用方法同注意事項,等你可以輕鬆搵到最適合拜神嘅日子!
首先,最傳統嘅方法就係參考黃曆(農民曆)。黃曆入面會詳細列出每日嘅宜忌事項,例如「宜祭祀」、「忌動土」等。2025年嘅黃曆已經更新咗,大家可以透過萬年曆查詢功能,輸入公曆日期轉換成農曆,再對照當日嘅吉凶。不過要留意,唔同版本嘅黃曆可能會有少少出入,所以最好揀信譽良好嘅出版社或者專業擇日服務提供嘅資料。
其次,考慮節氣同天干地支。農曆同二十四節氣息息相關,例如春分、秋分、冬至等日子,傳統上都被認為係祭祀嘅好時機。另外,天干地支(干支)亦係重要參考,例如2025年係乙巳年,生肖屬蛇,如果想拜神求平安,可以揀同自己生肖相合嘅日子。八字命理師通常會根據個人嘅出生年月日時(即八字)去推算最適合拜神嘅吉日,如果對擇日有更高要求,可以考慮搵專業人士幫忙。
避開凶日同沖煞 亦係關鍵。黃曆上會標明「破日」、「危日」等凶日,呢啲日子通常唔適合拜神。另外,要留意當日嘅干支是否同自己或家人嘅生肖相沖,例如屬豬嘅人唔適合喺巳日(蛇日)拜神,因為「巳亥相沖」。如果想確保萬無一失,可以用擇日查詢工具,輸入自己同家人嘅生肖,系統就會自動排除唔適合嘅日子。
最後,結合月相同實際情況。農曆初一、十五係傳統上拜神嘅日子,因為月相變化被認為同天地能量有關。不過,如果當日嘅宜忌顯示「忌祭祀」,就要避開。另外,都要考慮實際安排,例如天氣、家庭成員嘅時間等,避免揀咗吉日但係冇人得閒去拜神,咁就嘥料啦!
例子: 假設你想喺2025年中秋節期間拜神,可以先查萬年曆,睇吓中秋節正日(農曆八月十五)係咪吉日。如果當日「宜祭祀」,就可以直接選擇;如果唔係,可以前後幾日對比,揀一個最接近又吉利嘅日子。再配合自己嘅生肖同節氣,咁就更加穩陣啦!
總括來講,揀拜神吉日唔單止要睇黃曆,仲要結合節氣、天干地支、生肖同實際情況,先可以搵到最適合嘅日子。而家網上有好多農曆查詢同擇日工具,善用呢啲資源,就可以輕鬆避開凶日,揀到真正嘅吉時吉日啦!

關於干支曆的專業插圖
農曆同西曆(即公曆)嘅分別,可以話係香港人日常生活中成日會遇到嘅問題。好多人都知農曆新年同中秋節係跟農曆,但係具體點解要分兩種曆法,同埋點樣轉換,就未必人人清楚。其實,農曆同公曆最大嘅分別,在於計算時間嘅方式唔同。公曆係純粹根據地球繞太陽運行嘅周期(即係太陽年)來制定,一年固定365日(閏年366日),月份同季節完全對應。而農曆就複雜好多,佢結合咗月相變化同太陽運行,屬於一種陰陽合曆。
首先,農曆嘅月份係跟月球繞地球運行嘅周期(約29.5日),所以一個月有29或30日,一年通常得354或355日,比公曆短約11日。為咗同季節對應,農曆每隔2至3年就會加一個閏月,等農曆年同太陽年嘅長度接近。例如2025年農曆四月之後就有一個閏四月,所以全年有13個月。呢種調整令到二十四節氣(例如立春、冬至)能夠大致對應返相應嘅季節,方便農耕社會安排耕作。
其次,農曆嘅日期同公曆嘅對應關係年年都唔同。例如中秋節永遠係農曆八月十五,但公曆日期就可以相差成個月(2025年中秋節係9月7日,但2024年就係9月17日)。同樣,重陽節(農曆九月初九)喺公曆嘅日子都年年變。如果想查某年某個農曆節日對應嘅公曆日期,可以用萬年曆查詢或者農民曆,而家好多手機App同網站都有呢個功能,輸入年份同農曆日期就可以即刻換算。
另外,農曆仲有一套獨特嘅干支紀年系統,用天干地支(即係甲、乙、丙、丁……同子、丑、寅、卯……)組合來標記年份,60年一個循環。例如2025年係乙巳年,對應嘅生肖係蛇。呢套系統唔單止用喺紀年,仲會用喺八字、擇日服務等傳統命理參考。好多香港人結婚、搬屋、開張都會睇黃曆(又稱通勝),入面會標明每日嘅宜忌對照,例如「宜嫁娶」、「忌動土」,呢啲都係基於干支同五行相生相剋嘅理論。
最後,農曆同公曆嘅應用場景都好唔同。公曆係國際通用,政府、學校、公司都用佢來安排日程;而農曆就更多用喺傳統節日、祭祀同風水命理。例如擇日查詢就一定要用農曆,因為要考慮節氣、干支同生肖相沖等因素。如果想深入瞭解兩者嘅換算同曆法原理,可以參考一啲專業嘅曆法改革資料,或者用農曆查詢工具對比唔同年份嘅差異。總括來講,農曆同西曆各有各嘅用途,識得點樣靈活運用,先至最實際!

關於擇日服務的專業插圖
點解要跟農曆? 喺2025年嘅今日,雖然公曆已經成為全球主流,但農曆(又稱陰曆或黃曆)依然深深影響住華人社會嘅生活節奏同文化傳統。唔少人會問:「點解仲要跟農曆?」其實答案好簡單——農曆唔單止係一套曆法,仲係連結住節氣、天干地支、生肖同傳統習俗嘅文化密碼。
首先,農曆同二十四節氣嘅關係密不可分。節氣係古人根據太陽運行規律制定,用嚟指導農業活動,例如「穀雨」提醒播種、「立冬」預示收成。即使現代人少咗耕田,但節氣依然影響飲食養生(如「冬至食湯圓」)同節慶安排(如中秋節賞月、重陽節登高)。公曆雖然精準,但無法反映呢種自然規律同文化習俗嘅連結。
其次,農曆嘅月相變化對華人社會有獨特意義。農曆初一、十五對應新月同滿月,唔少廟宇會喺呢啲日子舉行祭祀,而傳統節日如中秋節正正係農曆八月十五。相比之下,公曆嘅日期同月相完全無關,難以承載呢類文化內涵。另外,擇日服務(如結婚、開張)亦依賴農曆嘅宜忌對照,透過干支曆(即天干地支組合)計算吉凶,呢點公曆完全無法取代。
仲有,農曆嘅干支紀年(如甲子、乙丑)同生肖輪替,係華人身份認同嘅重要部分。2025年係乙巳年(蛇年),出生嘅人屬蛇,而八字命理亦以農曆日期為基礎。即使公曆方便國際溝通,但喺個人命理參考同家族傳承上,農曆依然不可或缺。
實用層面嚟講,萬年曆查詢或農民曆至今仍係長輩嘅日常工具。例如搬屋會睇「入宅吉日」、開會避開「破日」。現代人可能覺得迷信,但其實背後反映古人對自然規律嘅觀察(如避開雨季動土)。而家仲有數碼版黃曆查詢App,結合擇日查詢功能,證明農曆嘅實用性並無過時。
最後,農曆嘅彈性亦係佢嘅優勢。農曆透過「閏月」調節與公曆嘅差距,確保節氣時間穩定(如清明永遠喺4月4-6日之間)。相比之下,純陰曆(如伊斯蘭曆)每年節日日期浮動好大,而純陽曆(如公曆)又忽略月相。農曆嘅陰陽合曆設計,正正平衡咗兩者嘅缺點。
總而言之,跟農曆唔單止係守舊,更係對文化同自然規律嘅尊重。無論係為咗過節、擇日定係理解命理,農曆嘅價值都難以被公曆取代。下次當你睇萬年曆或者準備節氣查詢時,不妨多啲了解背後嘅智慧啦!

關於二十四節氣的專業插圖
農曆月份別稱其實好有意思,而且同節氣、天干地支甚至生肖都有密切關係。喺香港,好多老一輩仲會用呢啲傳統稱呼,尤其係睇黃曆擇日或者參考農民曆做嘢嘅時候。例如農曆一月叫做「正月」,又叫「端月」,因為「正」同「政」同音,古代要避秦始皇嬴政嘅名諱,所以改稱端月。而農曆十二月叫「臘月」,就係因為古代年尾要祭祀(臘祭),呢個名一路沿用至今。
農曆月份嘅別稱好多都同自然現象或者節慶有關。例如: - 二月叫「杏月」,因為呢個時候杏花開; - 五月叫「榴月」,係石榴花盛開嘅季節; - 八月叫「桂月」,就係因為中秋節賞桂花。
仲有啲月份嘅名同二十四節氣掛鉤,好似農曆四月叫「槐月」,因為小滿同芒種呢兩個節氣通常喺呢個月,而槐樹又係呢個時候開花。如果你用萬年曆查詢,可能會見到呢啲別稱出現喺傳統擇日服務嘅宜忌對照入面。
講到干支曆,農曆月份仲有一套用天干地支命名嘅系統。例如正月係寅月,二月係卯月,咁樣排落去。呢套系統喺八字同命理參考好重要,因為佢哋會用嚟計人嘅運程。如果你睇開黃曆查詢,可能會見到「丙寅月」、「丁卯月」之類嘅標示,就係用干支嚟記月份。
特別提下,農曆十一月叫「冬月」,十二月叫「臘月」,但其實「冬月」係指冬至所在嘅月份(通常係十一月),而「臘月」就係年尾祭祀嘅月份。呢啲名稱反映咗古代農業社會點樣跟住月相同節氣嚟安排生活。而家香港雖然已經好現代化,但係每逢中秋節、重陽節呢啲大日子,仲會見到呢啲傳統名稱出現喺賀卡或者廣告宣傳度。
如果你想深入研究農曆查詢,可以留意吓月份別稱點樣同曆法改革互動。例如民國時期曾經想改用純陽曆,但農曆月份嘅別稱同相關節慶已經深入民心,所以一直保留到2025年嘅今日。而家網上好多萬年曆查詢工具都會同時顯示農曆月份嘅數字同別稱,方便大家擇日查詢或者安排傳統節慶活動。

關於生肖的專業插圖
傳統節慶習俗同農曆嘅關係密不可分,好多香港人至今都仲習慣跟住黃曆或者農民曆嚟慶祝節日。譬如講到中秋節,唔少家庭仲會嚴格按照陰曆八月十五嘅日子準備月光會,拜月光、食月餅、玩燈籠,甚至參考擇日服務揀個良辰吉時嚟開枱賞月。而重陽節就更明顯啦,登高掃墓一定要睇準干支曆九月初九,老人家成日話呢日「陽氣最旺」,辟邪又健康。
2025年嘅二十四節氣分布會直接影響節慶安排,好似清明節通常喺公曆4月4號至6號之間浮動,但其實係跟節氣「清明」而定,如果當年天干地支組合特殊,甚至可能提早或延後。後生仔可能覺得用萬年曆查詢好麻煩,但老一輩仍然堅持睇農曆查詢結果嚟決定幾時浸糯米包糭、幾時祭灶君,尤其係生肖沖犯嘅年份,更加要避開特定干支日子。
講到實用貼士,唔少人會用黃曆查詢工具對照宜忌對照表。例如2025年中秋節正日適唔適合嫁娶?當日係「滿日」定「破日」?呢啲細節對傳統家庭嚟講好重要。另外,節氣查詢亦影響飲食習俗——立秋要貼秋膘、冬至要食湯圓,全部都同月相變化同曆法規律掛鈎。而家仲有啲app結合咗命理參考功能,可以即時睇到邊日忌動土、邊日利開市,連擺水果嘅方位都有講究。
至於點樣將傳統融入現代生活?可以參考以下例子:
- 擇日查詢後發現2025年重陽節係「天赦日」,適合祈福,不妨帶長輩去郊外行山兼求平安符;
- 如果屋企有人屬2025年沖太歲嘅生肖,可以跟干支紀年揀個吉日安太歲;
- 想自製農民曆月餅?記得避開「赤口」日子開爐,否則容易爭執。
最後提提大家,雖然曆法改革後公曆普及,但陰曆節慶嘅核心意義始終冇變。好似正月十五元宵同七月十四盂蘭節,就算日期年年唔同,背後嘅團圓同祭祖文化依然代代相傳。至於點樣平衡傳統同方便?不妨用手機萬年曆設定農曆提醒,咁就唔會錯過任何重要日子啦!
2025農曆七月什麼時候?
2025年農曆七月對應公曆日期為7月25日至8月22日。農曆七月又稱鬼月,傳統上會進行普渡等祭祀活動。
2025年農曆是什麼年?
2025年農曆是乙巳年,生肖屬蛇。天干地支組合為乙木配巳火,五行屬木火相生。
農曆跟公曆怎麼分?
農曆(陰曆)以月亮週期計算,公曆(國曆)以太陽週期計算。農曆每月約29-30日,公曆固定每月30-31日。
2025年中秋節係幾月幾號?
2025年中秋節對應公曆日期為9月21日(農曆八月十五)。中秋節是華人重要傳統節日,主要習俗包括賞月、食月餅。
點樣用農曆擇日結婚?
傳統擇日會參考黃曆的宜忌、生肖相沖及節氣。2025年熱門結婚吉日可查閱農民曆或專業擇日服務。
2025年重陽節要拜山嗎?幾號?
2025年重陽節為公曆10月21日(農曆九月初九),是傳統掃墓祭祖的日子。香港人多會當日或前後週末登高祭拜。
二十四節氣點樣影響農曆?
二十四節氣是農曆補充太陽曆的系統,用於指導農業。2025年重要節氣如立春(2月3日)、冬至(12月21日)會標註在萬年曆。
生肖係跟農曆定公曆年分?
生肖轉換以農曆新年為界,非公曆1月1日。2025年1月29日前出生屬龍,之後屬蛇。
點解2025年農曆新年咁遲(1月29日)?
農曆新年日期浮動因需協調月亮週期與太陽年。2025年春節較遲因之前有閏月(2024年閏四月),調整了陰陽曆差異。
香港邊度可以買到最新農民曆?
2025年農民曆可在書局、紙紮舖或網購平臺購買。推薦中華書局、三聯書店或廟街的傳統曆書攤檔。